【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当逝人没有异议,何必兴师动众?”
面对山东枣庄一家高中运动会出现的“刺杀安倍”表演争议,在我们充斥着对立的互联网上,态度竟然罕见的难得一致,那就是对模仿这种带有极端主义的恐怖行为报之以宽容,用他们轻描淡写的话说就是“一个表演而已,没必要上纲上线”。

比起网友的盲从态度,“已经督促该校调查此事并写情况说明”的枣庄市教育局态度可能更让人忧心,在回应媒体采访时一名工作人员同样轻佻的说,“他们(学生)的做法也不一定对,我们允许学生犯错误,他毕竟是个学生。”
毫无疑问,参与表演的学生确实只是个孩子,但能够打着“两声枪响尸骨寒,污水排海遗后患”的条幅在学校隆重的运动会上展演“刺杀安倍”,显然是经过周密编排且被学校认可的行为,如若不然,别说条幅恐怕一张白纸都不会出现这个场合。

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我们对“刺杀安倍进校园”的这份宽容,就是放纵仇恨教育毁灭我们的孩子。确实,在我们的教育框架里可能没有针对仇恨的主观作为,但囿于现实的客观舆论大环境,我们教育的很多方面早就不自主的渗透了太多对待日本对待历史的仇恨元素,以至于幼儿园的孩子在对外国人日本人没有任何概念的年龄,心灵就已经被“日本人很坏”占据,之前观看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转播的两个小姐妹对着电视大喊“踹死日本人”,绝对不是个例,而是现阶段很大一部分低龄孩子的普遍存在。

给自己的下一代灌输仇恨,就是埋下了教训的种子,煽动仇恨是容易的,但后患贻害无穷。相信,没有谁希望下一个为仇恨埋单的自己?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